关于“静待花开”

关于

首先感谢您使用“静待花开”App!

静待花开是专门为自闭症儿童而设计开发的视觉支援工具,包含转换卡、流程表、指令卡、强化物选择板和图片交换沟通簿等。家长或训练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设计需要的课件,用于日常生活和个别训练。App自带了部分素材卡片和范例课件,家长和训练师也可以无限扩充它们。经过简单的注册登录,则可以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卡片分享出去,方便其他人下载使用。详细功能请阅读下面的使用要点:

使用要点

1. App目前只支持iPad和iPhone(iOS8.0及以上,作者没有计划,也没有能力来开发其它版本(如果有人志愿开发其它版本,请加QQ:2288900。如果对App的使用有什么疑问,或者对软件有任何建议,欢迎加入QQ群529257764参与讨论)。

2. 首页是给儿童用的,只会列出“使用中的课件”和其中的卡片。

3. 进入设置(管理课件、素材、分享、下载等等)的方法是在首页摇一摇,或者用三个手指头连续点击屏幕三次,然后回答一个简单的乘法题即可。

4. 素材是所有卡片的原始版本和总集合,课件则仅仅引用了素材中的部分卡片。在课件中添加卡片时,只能到素材中选取。素材中增加卡片时,可以选择拍照和相册。

5. 课件有五种,分别是“图片交换沟通簿”、“转换卡”、“流程表”、“指令卡”和“强化物选择板”。

1)图片交换沟通簿:主要用于语言训练,理论依据是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参见附录)。儿童选择需要的卡片,拖动或点击(可设置)到上方的句子条,再点右上方的对勾按钮,即完成一次表达。此课件也可以用于其它目的, 比如放入一些蔬菜和水果的卡片,然后要求儿童挑出其中的水果。

2)转换卡:主要用于提示儿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先吃饭,后看电视。儿童查看时,点击卡片中间的黑色箭头,还会有一个播放效果。

3)流程表:主要用于动作分解和日程安排,比如:洗手的步骤、每周一的日程安排等等。

4)指令卡:用于显示一张卡片和简短的文字命令。

5)强化物选择板:用于让儿童自己选择强化物,被选中的卡片会放大,其它卡片则变淡。复原的方法是用一个手指连续点击放大的图片三次,再回答简短的乘法题即可。

6. 可以设置图片交换沟通簿中卡片的使用次数,如果设置为“没有限制”,里面的卡片可以反复拖到句子条上使用;如果设置为“每日一次”,在句子条上确认后,当天之内不会回来,第二天会自动回复。这可以用来控制零食或玩具的次数,避免儿童使用此工具无节制地要零食吃(根据PECS来训练时,儿童只要正确使用卡片,家长或训练师就要给儿童相应的物品)。

7. 图片交换沟通簿中卡片放入句子条的方式也可以单独设置,有“拖动”和“点击”两种。设成“拖动”时,儿童需要用手指把卡片拖到句子条;设成“点击”时,只需要轻点卡片,就会自动飞到句子条(适用于能力较低的情况)。

8. 图片交换沟通簿和强化物选择板这两种课件中卡片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改,也可以根据需要插入一些空白位置。

9. 特教老师可以为不同的儿童设计不同的课件,点击课件列表右上角的编辑按钮,可以把暂时不用的课件移动到“暂时不用(隐藏)

的课件”中,这样就不会在首页显示,对不需要使用这组课件的儿童造成干扰。

10. 系统自带了部分卡片置于素材中,家长或特训老师可以在素材管理中增加自己的分类和卡片,也可以编辑修改已有的卡片。

11. 编辑卡片时,点击卡片图片即可拍照或者从相册选取图片。

12. 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您有制作精良的卡片,非常欢迎分享给大家(分享前需要用手机号注册登录),只有靠大家的力量,卡片才会越来越丰富。

13. 内置的卡片来源于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会删除。用户在分享图片时,也请注意版权和隐私保护。

14. 自己制作的卡片和课件仅保存在本机,App一旦被删除就无法恢复。

15. 严禁把此App用于其它目的,如有发现,一定封号。

感謝

本App的研發過程中,得到了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樊慶偉、馮雲紅和王秀卿三位老師的指導,以及星星雨第36期ABA培訓班全體學員(楊雲程、黄蕙薪、王利亭、王晴晴、万玉華、李娟、常婷婷、郝雅洁、董凡、荆迪等人)的大力帮助。另外也要感謝我兒子爲大部分卡片錄製聲音。

由於作者能力和時間有限,所以本App難免會有些小問題,歡迎QQ羣529257764參與討論。

本App在國內永久免費,作者不會(也不會委託任何人)向用戶收取任何費用、捐助、禮物等等。如果發生維持这个App的花費大幅上昇的特殊情況,作者会和上述感謝對象商量如何解決。

技術支持

請發送郵件到2288900@qq.com

附:PECS訓練階段

PECS分为6个訓練階段,每个階段都有清晰的目標,以下是6个訓練階段的簡介:

階段一:以圖片兌換物品
目標:訓練孩子交換圖片,在孩子看到喜愛的物品或食物後,會利用圖片兌換 在此階段進行前需先調查3-5項孩子喜愛的物品或食物,且訓練過程需要二位訓練者,分別為溝通者(the communicative partner)與提示者(the physical partner),另外需要注意在此階段是不使用口語提示,直接以肢體協助,企圖藉由喜愛物品的兌換及立即增強,引發其自發性溝通意 願。訓練過程中:1、溝通者坐在孩子的對面,拿著孩子喜愛物,提示者坐在孩子的後面,而圖片放在桌子上。2、溝通者引誘孩子去拿喜愛的物品。3、提示者待在孩子身邊,等孩子伸手想去拿物品時,肢體協助他拿圖片給溝通者。4、溝通者碰觸到圖片要立即給予增強回饋:「你要XXX」,並把物品給他,提示者也隨之提醒孩子放開圖片。重複上述步驟直至孩子完全學會,喜好物也需要不斷的更換,且提示者的角色逐步褪除。


階段二:增進自發性的訓練
目標:增加自發性溝通,與階段一訓練過程情經均相同,強調拉長(1)孩子與溝通者間的距離(2)孩子與溝通本間的距離待孩子階段一完全學會後,溝通者將圖片放置溝通本中,要求孩子從溝通本中尋找圖片,拿給溝通者進行兌換,在此階段仍強調不使用口語,溝通者可由多人輪流擔任,教導孩子學會找尋溝通者和溝通本。訓練過程:1、讓孩子學會從溝通本內頁中,將想要物品的圖片拿出來,交給溝通者,必要時提示者可進行協助,直到孩子可獨立完成該項動作。2、增加溝通者和孩子的距離,強調讓孩子需要站起來離開座位將圖片交與溝通者,起初可距離約3-5步,逐漸拉長距離,甚至溝通者到隔壁房間,看孩子是否會拿圖片去找尋溝通者並與其兌換。3、訓練好孩子與溝通者間的距離之後,以同樣方式,訓練孩子與溝通本間的距離。

階段三:圖片區辨
目標:教導孩子辨認圖片,孩子能從溝通本內數張圖片中,選取想要物品的圖片,交給溝通者在此階段強調讓孩子做圖片區辨選擇的訓練。此階段不使用口語,且區辨之訓練必須達到高度精熟,除教學時間外,製造更多機會讓孩子練習學習。訓練過程:1、在溝通本中放置二張圖片,其中一張為孩子「喜愛」的物品,另一則為孩子「不喜歡」的物品。2、讓孩子從二張圖片中取其一交給溝通者,並立即獲得他所選取圖片之物品。3、反覆練習直到孩子會從二者間區辨出想要的物品,並交給溝通者兌換。4、當孩子逐漸熟悉區辨且有該項能力時,逐漸增強圖片數量,直到孩子能快速且正確的從大量圖片中找出所要的圖片。值得提醒的是訓練過程中,圖片的位置需不斷做更換,以防止孩子背誦圖片位置,而非真正學會區辨不同圖片。訓練的過程中,當孩子錯誤出現時,可利用矯正教學(ErrorCorrection),來指導孩子學習。依四步驟進行,示範(Model)、提示(Prompt)、轉換(Switch)、重複(Repeat)的順序反覆進行,直到達教學目標。

階段四:句子結構
目標:孩子能拿起「我要」的圖卡及喜愛物的圖片,依左到右的順序貼在句子條(sentence strip)上,並從溝通本中把句子條撕起,找到溝通者,把句子條交給溝通者以換取想要的物品在此階段主要是要教導孩子使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首先由「我要xxx」來介入,訓練時可提供多張的圖片練習,以及更換不同的訓練者,且在生活中提供自發性溝通的機會。訓練過程:1、訓練前即先將「我要」的圖卡,貼在句子條的左側,等待孩子主動拿圖片想進行物品兌換時,教導孩子把圖片放在「我要」圖卡的旁邊,反覆練習直到熟悉此步驟。2、把「我要」圖卡及喜愛物的圖片移至溝通本的內頁,要求孩子從內頁中將「我要」圖卡及喜愛物的圖片,訓練時要求孩子先找出「我要」的圖卡,貼在句子條左側,再拿取喜愛物的圖片,放在右側,注意讓孩子養成習慣,依照由左而右的順序貼在句子條上。3、教導孩子把句子條撕起,交給溝通者,此時溝通者可握住孩子的手一起讀句子條,鼓勵孩子試著發聲,但並不強迫孩子要說話。

階段五、回應「你要什麼」
目標:孩子能自發性的回答反應[你要什麼?]的問題在此階段訓練使用延宕提示的方法來教導孩子自發性的回應「你要什麼?」的問題。需注意的是在此階段的訓練過程與階段四有部分類似,不過務必先讓孩子熟悉階段四後,再進入階段五的訓練。訓練過程:1、溝通本上貼著「我要」的圖卡及喜愛物的圖片時,溝通者問孩子:「你要什麼?」,同時手指著「我要」的圖卡給予提示,若孩子無法馬上拿起「我要」的圖卡時,則利用身體提示引導孩子去拿取該圖卡,待孩子熟悉後,進入下個步驟。2、問完「你要什麼?」的問題後,延宕1-2秒,再指著「我要」的圖卡給予提示,逐步拉長延宕時間,直到孩子能在聽到問題後,自發性的回答反應。此階段所強調的是孩子能回應他人問題與人互動,且學著拉長句子。

階段六、自發性反應
目標:自發性反應及回答日常生活中常見問題在孩子學會以上的階段後,逐一加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型,所以除了「你要什麼」的句子外,可增加「你看到什麼」、「你有什麼」等類似的問題,讓孩子學習生活環境中常出現物品的稱呼。訓練過程:1、創造環境或事件,讓孩子自發性的回應你的問題,例如:你可以運用一個神秘箱,拿出物品,手指著「我看到」的圖卡,同時詢問孩子「你看到什麼」,你的提示會促使孩子將「我看到」的圖卡取下,黏貼在句子條上,因有之前課程的訓練,所以接下來孩子應能將句子完成,進行兌換。除「我看到」外,逐步加入「我聽到」、「我有」、「這是」…等常見句子的教學。2、待孩子學會回應之後,接著教孩子區辨不同句子的開頭,在溝通本上放「我要」、「我看到」二個不同的圖片,讓孩子依據溝通者不同問句,去區辨該選用那個開頭句,當孩子正確達成時,則立即給予增強。3、當孩子學會新技巧時,維持的工作顯的額外重要,每天創造機會讓孩子去做請求。4、持續創造環境或有趣的活動,讓孩子除回應你的問題之外,能夠學會自發性的評論或發表,這才是此階段最終的目標,也是整套課程訓練的最高宗旨